当飞机降落在素万那普机场,湿热的风扑面而来,我知道,我的泰国留学生活正式开始了。作为泰国曼谷皇家理工大学较早的一批中国留学生,我像是一个探险者,即将在这片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地上,绘制属于自己的地选这所学校,与其说是一场深思熟虑的规划,不如说是一次跟随内心的奔赴。

起因或许只是一部《初恋那件小事》,电影里那段充满阳光、校服与懵懂爱恋的青春,深深吸引了我。后来的一次泰国旅行,街头巷尾的热情、夜市升腾的烟火气,最终让我下定了决心。对于我这样一个来自普通工薪家庭的学生来说,比起在国内读一所普通的民办大学,泰国留学提供了一个性价比更高的选择——费用相近,却能收获一个国际视野和截然不同的人生体验。我就读的曼谷皇家理工大学,像是隐匿在繁华都市里的一片学术绿洲。它位于曼谷知名的Silom区,走出校门不远就是轻轨站,三站便能直达繁华的Siam商圈。学校门口的快速公交BRT线路四通八达,旁边还有两家大型超市,满足生活所需的一切。当时学校对国际学生开放的专业只有五个:国际工商管理、旅游与酒店管理、会计、物流管理和信息技术,全部采用全英文授课。我怀揣着对服务行业的好奇,选择了旅游与酒店管理,梦想着将来能管理一家属于自己的度假村。
然而,梦想的蓝图很美好,现实的施工却充满了意想不到的困难。我们那届,中国学生屈指可数,我们班更是只有四个中国人,像是一座座孤岛。因为没有成体系的留学生管理服务,我们从踏进校门的那一刻起,就被迫成为了自己的“监护人”。选课系统全是泰文,我们只能靠着翻译软件和泰国同学的零星帮助,一点点摸索;续签、做90天报到,我们要自己查好路线,带着文件去移民局排长队,在语言的迷宫里办理复杂的手续;学习上,全英文授课的冲击比想象中更大,尤其是小组讨论和个人演讲,我常常因为英语不流利而面红耳赤,在台上结结巴巴,台下印尼学霸那口纯正优雅的口音,更是让我羡慕又自卑。
但所有这些学术上的挑战,与生活这座大山相比,都显得微不足道。

2016年的春节,是我人生中第一个不在家的新年。当国内的亲朋好友围坐一团看春晚时,我独自一人漫无目的地逛着唐人街。街上张灯结彩,人声鼎沸,每一张幸福的笑脸都仿佛在提醒我的孤单。手机里突然弹出好友的“新年快乐”,那一刻,“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”的诗句,我才算真正读懂了。
生活的考验接踵而至。因为不熟悉路,坐出租车被绕路是家常便饭,更有一次,短短十分钟的TUTU车路程,被司机硬生生坑了400铢。我们也不懂泰国人“随性”的作息,好几次兴冲冲跑到学校,却发现教室空无一人,后来才明白,原来当地的节假日,学校是默认放假的,甚至连通知都不会有一个。最初的住宿更是噩梦,我们住在低层公寓,蚊虫蚂蚁大军压境,我每天都要和它们斗智斗勇,腿上被蚊子叮满了包。每个月高昂得离谱的水电费账单让我们瞠目结舌,而当我们终于熬到租约到期,房东却以各种理由磨磨蹭蹭,不肯痛快退还押金。那些瞬间,无数个细小的挫折累积起来,让我在深夜里崩溃大哭,怀疑自己来到这里的决定。
就在我身心俱疲,觉得泰国留给我的只有失望和孤单时,转机却在不经意间悄然降临。我们搬了家,住进了高层公寓,恼人的蚊虫瞬间消失了。新家的房东是一位非常和善的阿姨,不仅及时帮我们添置需要的家具,还常常给我们送来她自己做的小吃和当季的水果。一天,我在轻轨站买票,发现硬币不够,正手足无措地翻找钱包时,一枚硬币从身后静静地递了过来,我回头只看到一个善意的微笑。在学校食堂,我打完饭才发现忘带钱包,窘迫得不知如何是好,老板娘却笑着摆摆手,用简单的英语说:“没关系,明天再来付。”
最让我感动的是在酒店实习的经历。那时的我简直是个“麻烦制造机”,打碎过杯子,送错过订单,甚至不小心将一整杯西瓜汁打翻在了客人的衣服上。我吓得魂飞魄散,以为一定会被严厉斥责甚至开除。但我的泰国同事和主管却没有一句责怪,他们第一时间上前安抚客人,主动提出将客人的衣服送去干洗,并帮我收拾残局。在我实习结束那天,他们还集体送了我一大包零食作为礼物。这些来自陌生人和同伴的温暖,像一束束光,逐渐驱散了我心中的阴霾,让我看到了这个国度的另一面——包容、善良和发自内心的温柔。
我常常看到网上有人质疑泰国留学的含金量,甚至说我们学校是中文授课,学历无法认证。对此我感到无奈又好笑。如果真是中文授课,我又何必为每一次英语演讲熬夜准备呢?我深知,无论在哪所学校,都有混日子的学生,也有认真求知的学子。“师傅领进门,修行在个人”,即便是在世界**名校,自己不努力,一切也是空谈。留学,只是为你提供了一个环境和一种可能性,语言的进步、知识的获取,终究要靠自己主动去浸泡、去争取、去积累。
这段旅程带给我的,远不止一纸文凭。它强迫我长大,让我从一个依赖父母的孩子,变成了一个能独立处理一切事务的成年人——我能自己找房搬家,自己能应对签证的繁琐,自己能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生活下来。更重要的是,泰国“从前慢”的生活哲学深深影响了我。这里的人们信佛,心态也“佛系”,周末很多店铺都会关门休息,仿佛在提醒人们,生活除了奔波,还有享受。这种氛围让我学会放缓脚步,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。
如今,我已经毕业回国。听说学校盖了新的教学楼,为后来的学弟学妹们提供了更好的宿舍和更完善的留学生服务,我们这些“拓荒者”在羡慕之余,也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高兴。
我总会时不时地想念泰国。想念那50人民币就能买到的、香甜软糯的榴莲;想念在烈日灼烧后,走进7-11那一刻扑面而来的清凉冷气;想念创意夜市里让人眼花缭乱的手工艺品;想念那些海滨小镇的宁静与海风拂面的惬意。
毕业,为我这段异国他乡的求学生涯画上了一个句号。但它在我身上刻下的印记,赋予我的独立、勇气和看世界的全新视角,正推动着我,自信地迈向人生更广阔的舞台。这趟旅程,是我青春里最浓墨重彩的一笔,值得我永远珍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