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南亚博士,“学历红利”还是能吃饱的

杨老师(兴义)
2024-10-22
来源:原创

东南亚留学,确实是比较好拿学历的地区之一。很多人觉得,东南亚是“水硕”、“水博”。

9eb41ed4-8fd6-4d78-a4f6-2ecdceeae487.jpg

尤其是从2022年,邵阳学院,批量引进菲律宾博士这个事件之后,东南亚博士时不时要被拿出来讲一下。前些天,两件大事,一个是太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引进一批东南亚博士;一个是学历大牛赵子健的4个博士2个博士后,更是把所谓的“水硕”“水博”推在风口浪尖,引发了很大一波讨论。

3412b926-fed2-409f-99dc-a80d39768895.jpg

赵子健博士的事件,确实是个性了一些,咱们重点看看普遍性比较强的太原师专的这个事情。从公示的情况来看,本次引进了10多名毕业于东南亚和韩国的博士,当然,大部分是东南亚的。其中包括像马来西亚的林肯大学、泰国的格勒大学、易三仓大学、西那瓦大学,菲律宾的亚当森大学、基督教大学等等。我们不说这几所院校怎么样,人家是实打实的引进了。不论怎么样,这批院校也是中国教育部承认的正规海外大学,这些博士能进高校任职,留学经历,自然也是经过了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严格认证且货真价实的。

66773dd9-e2da-4f62-bf38-e60af3bb6613.jpg

有不少网友质疑:

太原当地培养“祖国花朵园丁”的重点学校,为了升本,竟招了这些可能听都没听过的东南亚大学的博士,连他们的专业都是“水”的不行的社科类。这是空有学历光环,真是滑天下之大稽!

并且还列举了不少网络传言,说现在高校对东南亚博士的录用日趋谨慎,不认可;甚至“一刀切”,把个别高校的拒招东南亚博士铺到了全范围上。

我们先得个结论。第一,学校的博士教师人员扩充了,可以更好的升本了,学校开心了。第二,这批博士进体制内了,拿着这批学历的人开心了。第三,那些质疑、嘲讽着东南亚所谓“水硕”、“水博”的人,真的酸了。

9720b7d7-2869-4723-b2b4-55aaa2a3c02f.jpg

实际上,之前就有媒体像多所高校求证,很多高校都表示,不会因为博士毕业的学校有歧视,更不会介意东南亚高校。具体要根据提交的资料和个人实际情况做综合评估。北京某知名高校人事处的工作人员也回应媒体称:招聘和评职称都没有排斥东南亚博士。当然,从近一年的高校拟聘用人员公示中,也能看到不少东南亚硕士博士成功入职的情况。所以说,高校招聘,不是不要东南亚硕博,只不过一部分高校,会更加谨慎考虑,而已。所谓的“水硕”、“水博”,用处不小,要看你用在哪里,要看是不是匹配。要取决于用人单位的情况。

d69a5002-95d8-4565-b2bf-96556ec726e3.jpg

简单的讲,我们国内的院校,分多少层次。985、211、双**,重点、所谓的一本、二本、公办民办,还有多少高职、中职。现在加入人才引进的还有茫茫大批的初高中,甚至小学。这么多层级,要求能一样吗?如果在加上地域的问题,北上广深、东部沿海、中部地区、西北西南,甚至城市分级都有好多线了。如果用一线985的招聘要求,去要求六七线城市里高校,那才是真的滑天下之大稽,脱离了现实的实际情况。


当然,我们不否认,博士的含金量确实有高低,哪个学校出身,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个人的能力和水平。“名校情结”也无可厚非,但是名校情结如果变成了“普校歧视”,那大可不必。

比如,北大清华固然是好的学校,但某某地方本科也是正规大学。正如并非欧美名校之外的,就是“野鸡大学”。这里插播一条,“野鸡大学”相对多的国家,恰恰就是很国内趋之若鹜的美国和英国。

640.png

你可以说,中国大学生现在不值钱了,但不能说普通大学、乃至成考自考的本科,不是大学生。同样,博士也是,要允许并鼓励博士的层次存在差异。国内的博士,其实也很复杂,之后可以开一期慢慢来聊。如果国内没有导师人脉,又无力承担欧美深造的成本,东南亚的博士不就是适合的选择了吗。


尤其是我们在做的**项目的博士,学校是公立院校,国内中留服认证,国际全球认可,申请制入学,不要求某些成绩,还不联考,如果你想学一点东西,他们的教学实力也是实打实的,甚至其中一所的导师博士化率是百分百的,这个放在咱们国内也是首屈一指的。他们的毕业不会故意卡你,价格也完全负担得起,甚至还可以在职、不脱产就读。这些实打实的优势,你没办法否认。

fd667142-7b40-4111-b26b-93b2e2ebb11f.jpg

2024年,教育部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,明确提到,我国高校目前有博士研究生61.2万人,看着觉得不少,但是,其实占人口比例仅仅是0.064%。按14亿人口计算,我们国家想要达到的教育强国的博士研究生数量,起码要在1400万以上,这至少都是1340万个人的缺口。而且,不是每个人,想成为博士就能成为博士的,在“水”的博士也都是有不低的要求的。而且,要知道,我国的东中西部,资源分配是很不平均的,东中部还好,想引进博士还是容易,那西北西南地区呢?要知道,很多地方,真的是给到很高的引进费,还是很难招到博士的,包括所谓的“水博”。


所以,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,博士的红利还是很大,只要是国家承认的、只要是留服能认的,有机会有想法去读的,还是值得读。**985、211内的老师,基本都是博士了。但是中西部的,包括某些211,博士老师都不算那么多。除去这部分“名校”,还有那么多二本、民办,想找几所能引进的学校,真的不难。另外,国内还有1560所专科院校,很多都还没开始大规模人才引进。那么机会会少吗?这波学历红利,难道不够几年吗?

5dfe7333-4f76-414a-ace4-d6a12c798b05.jpg

当然,如果能走国内的博士,有这个实力,当然更好。但是没必要踩一捧一,毕竟国内延毕情况、导师做恶屡见不鲜的情况,期刊关系稿的情况,某些学校的候考者排队的情况,很多关注的人也都心知肚明。

东南亚的博士,是堂堂正正的博士,是完全可以吃的到近些年“博士红利”的。不要歧视,也不要酸。读的过程也好,读完的结局也好,一定能走到自己所期待的道路上。

微信图片_20241017111231.jpg


阅读1043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